你可能聽說過電子雜志可以訂閱,但是你想過沒有,原本需要一本本購買的電子書或許也可以訂閱。現在,一家創業公司Oyster率先將這種模式引入了電子書行業。用戶只需每月支付固定費用,就可以不限量地從Oyster日益增長的書庫中挑選并閱讀各類好書。Oyster稱,他們要打造用戶在移動設備上閱讀電子書的最佳模式。
這家公司在今天宣布,他們已經獲得了由Founders Fund領投的300萬美元的投資,另外,SV Angel, Founder Collective, Advancit Capital等投資方,以及Chris Dixon, Sam Altman等著名投資人也參與了投資。
Oyster的模式很簡單:他們會推出一款簡單的iPhone應用,這個應用就相當于一個閱讀器,用戶在付費之后,就可以在應用內挑選各類電子書直接閱讀,不會再涉及應用內支付環節。盡管Amazon也有一個行業領先的、專門服務于Kindle讀者的電子圖書館,但是用戶每次只能借一本書,而且書目也不全。而對付費書而言,Kindle的讀者也需要先購買才能閱讀。相比之下,Oyster的這個訂閱模式更方便也更有吸引力。
另外,Oyster不僅會提供各類書籍,還會幫你去篩選好書。這些書將根據算法+人工篩選的方式被展示出來,而這也意味著,他們不會把出版商的所有圖書都帶到平臺上來,而是引入一部分書,并根據一本書的閱讀次數來向出版商支付費用。“我們會說,看啊,這些書非常好,所以我們愿意把它們拿到平臺上來。” Oyster的聯合創始人這樣說道。可以看出,他們要做的不是出版,而是閱讀。
最后,他們還會在應用中增加相應的社區功能,提高用戶粘性。
Oyster團隊認為,從實體書到電子書的變革目前還處在最早期的階段。而說到電子書的未來,團隊認為產品的三個元素對公司來說非常重要:
- 閱讀權限
當你每月只需支付一定的費用,就可以暢所欲“讀”的時候,你就會思考要“讀什么書”,而不是“買什么書”。這種變化或許很微妙,但卻很重要,因為這正是實體書店和圖書館自然吸引讀者的地方——在那些地方,有偌大一個書籍的世界等待你去發現和探索,這種快感是無可比擬的。
而現在,圖書購買都是以交易為中心,而非以發現為中心,人們在線購買圖書的經歷也跟他們購買臺燈、廚房用品的經歷無異。但實際上,一個人購買一本圖書的過程和購買一把小刀的過程是非常不同的,這種不同也應該被還原出來。
所以,通過訂閱模式將圖書購買原本涉及的各類交易行為移除,就可以讓大家更自由暢快地找書、讀書,這種體驗更像是你在街上拐角的一個實體書店的買書經驗。
- 圖書發現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他們往往是沒有刻意要去尋找一本好書,就跟某本好書的推薦不期而遇。比如說,在飯局上,你的朋友不經意地跟你談起一本好書,甚至當時手里就拿著這樣一本書;又或者,一個你很喜歡的作家在他的書中突然談起對他本人影響很深的一本書。這類圖書推薦可以包含各種來源:你的朋友、電視節目、思想領袖,又或者…算法(圖書推薦引擎)。
而Oyster現在將“圖書消費”和“圖書發現”集成在一個應用中。而且,在Oyster團隊看來,那些最好的產品可以自然地將內容發現跟內容消費捆綁在一起,既不會讓用戶覺得突兀,又自然地補充并完善了用戶的消費體驗。
另外,Oyster認為他們的社區功能也有一個重要優勢:當所有人都享有同一個圖書庫、并且對這些圖書觸手可及時,他們更有可能讀到同一本書并由此展開互動,而不會因為需要額外尋找、購買某本書而抑制、延后了這種互動。
- 手機
很多讀者都喜歡在移動設備上閱讀圖書,因為他們可以隨身攜帶,并充分利用他們的碎片化時間。
而且目前,Oyster的產品是專門面向手機的,暫時還沒有推出平板應用的計劃。
不過,現在擺在Oyste面前最大的困難,還是在于內容的獲取。因為盡管Oyste強調了他們是在做閱讀,但它的這種內容消費模式,除了在革傳統出版業的命以外,也在革電子出版業的命。所以,最終會有多少內容方愿意跟Oyster去合作,我們不得而知。但Oyste的聯合創始人Stromberg回應說:“我們已經跟幾大出版商談成了交易。”
服務熱線
1876-1997884